傳統技藝演繹多彩文化
原標題:【文化視點】
傳統技藝演繹多彩文化

飛天迎賓

太空漫步

千年之戀——六人綢吊

頂技——荷花韻

千手軟功
于 哲
春雨滿,秧新谷。
4月2日晚,伴著綿綿細雨,甘肅演藝集團敦煌藝術團雜技團以一臺精彩刺激的《多彩民族風》雜技魔術專場晚會,亮相“建黨百年·春綠隴原”百部百場文藝展演。
“建黨百年·春綠隴原”百部百場文藝展演暨省直九大文藝院團巡禮惠民演出,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大劇院協辦,讓百姓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用精品舞臺力作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多彩民族風》雜技魔術專場晚會以隴原文化元素為主題思路,將雜技與魔術巧妙結合。晚會中奇、難、險、美的雜技技巧緊扣觀眾的心弦,神秘幻境的魔術激發觀眾強烈的好奇心,令人捧腹的滑稽表演活躍現場氣氛,構思精巧的段落式表演、美輪美奐的舞臺設計、精湛絕倫的表演技藝,引得了陣陣掌聲。
作為一種珍貴的優秀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的雜技如今已經走進多元化劇場,從演出形式到節目內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技巧、節目編排,與歌舞、戲劇等姊妹藝術融為一體來講述故事的雜技劇目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
《多彩民族風》雜技魔術專場晚會在表演模式上回歸雜技本真,將一個個雜技單項和魔術的魔幻有機地結合起來,賦予了晚會情節與內容,短小精煉又突出主題。
曾入圍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決賽、獲第四屆中國國際馬戲藝術節優秀節目獎、展示頂壇技藝的《彩陶情》,其文化背景是甘肅歷史悠久的彩陶文化。
《彩陶情》以豐富多彩的強烈動感姿態,融合中國傳統雜技的高難度技巧,展現了甘肅彩陶文化中先民日常燒制彩陶時歡快的場景,也展現了炎黃子孫生產的智慧與生活的情趣。在家庭燒制彩陶間隙,父母與孩子嬉鬧玩耍的幸福場景,仿佛將觀眾帶入了滿是黃河泥土氣息的時代?!恫侍涨椤分?ldquo;父親”手持陶罐,一頂一轉,將傳統頂壇技藝中“拋”“轉”“滾”“傳”“翻”“接”“舉”等技巧與古典民族舞相融合,講述著黃河岸邊普通百姓的故事,弘揚著融合包容、頑強拼搏的黃河精神。
傳統雜技中的“頂技”傳承有著獨特的美韻。
《頂技——荷花韻》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傳統雜技之美,編創者巧妙地把雜技的技巧性、藝術性和觀賞性融為一體,隨著優美的音樂伴奏,演員手舉著一朵朵蓮花,通過“口叼”盛開的“蓮花”,在“側手翻”“后手翻”“單推”等高難技巧下尋找著平衡,給人以美的感受。
《千年之戀——六人綢吊》演繹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在唯美的音樂聲中,身著不同時代服飾的演員,用綢帶在空中曼舞,時而凄美驚險,時而溫情動人,原來雜技藝術可以將愛情演繹得如此溫暖綿長。
《太空漫步》展現的是雜技的單桿技巧,屬于單人力量型節目。演員通過扎實的基本功,結合道具旋轉單桿,運用“腰”“腿”“頂”“跟頭”等技巧動作,配合舞美效果猶如漫步于太空般自如輕盈。而看似輕松自如的側桿行走,需要長期的體能訓練,是雜技演員自身綜合能力的展現。就像航天精神般,演員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鍥而不舍的堅韌品質,勇于攀登的拼搏精神才能做得更好。
《童趣——鉆筒》讓劇場里的小觀眾們看得目瞪口呆。節目打破傳統的編排方式,講述了兒童玩耍的情景,兩個小演員運用直徑僅40厘米的圓桶,展示“舉桶”“倒鉆”等技巧動作,通過柔韌和倒立,在桶中“穿梭自由”,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此外,還有《四人滑稽》和《串場互動》,運用默劇的表現手法,通過夸張的表情、詼諧的肢體動作,一次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晚會的開場首秀《飛天迎賓》,創作靈感來自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演員們在敦煌壁畫背景上,通過威亞小技巧完成“翻”“轉”等動作,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空舞姿向觀眾展示了精美絕倫的翩翩風采。
晚會的壓軸節目《千手軟功》,再現莫高窟的千手觀音,視覺效果宏大、震撼。尤其是“拉叉頂”“四層元寶”“金字塔倒立”“三層趴花轉”等造型,技巧、舞蹈、舞美視覺融為一體,精彩紛呈、讓人難忘。
“飛天迎賓”與“千手觀音”交相呼應,整場演出突出隴原文化元素,展現雜技藝術魅力,體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影響力與感召力??梢哉f,這臺晚會讓觀眾在享受視聽盛宴的同時,彰顯出源于深厚文化根脈和獨特優勢的文化自信。
?。ㄎ闹袌D片為任磊拍攝)
相關新聞
- 2021-04-02總臺融媒體清明特別節目《多情的土地》:一抔五色土,溯回千年文化記憶
- 2021-03-12網絡文藝有創意,文化在打底
- 2021-03-08這場持續兩個月的“村晚”文化大餐,演繹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大戲
- 2021-03-03文化和旅游部以36部好戲打造國家級“云端”藝術盛宴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