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省情 >> 隴原風光

【小隴畫報·169期】靜寧:走進千年成紀故城 尋訪華夏文明之根

23-01-05 14:32 來源:中國甘肅網 編輯:余守萱

  靜寧之名,始于元代,取平靜安寧之意。

  靜寧是羲皇故里,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有“隴口要沖”之稱,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中線上的重鎮。

  靜寧自然景觀奇異,人類古跡斑斕。是我國史籍中記載的古成紀所在地,相傳“三皇”之首的伏羲和“煉石補天”的女媧就降生在這里。

  因伏羲孕一紀(十二年)而后生,故古人把伏羲誕生地稱為“成紀”。為了紀念伏羲圣德,成紀后人修建了成紀文化城。

  成紀,為西漢所置成紀縣治,位于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唐時遷至天水市。

  作為古地名,成紀有兩次南遷之變。即中唐前的靜寧治平成紀、晚唐時的天水顯親成紀、宋后秦州成紀。早在清代,就有學者提出“治平成紀、顯親成紀、秦州成紀”的成紀之遷學說。

  因伏羲誕生古成紀,古成紀城素有“開元第一城”的美譽。遺址位于葫蘆河以西的李店鎮、治平鎮接壤處。唐代中期,由于地震致城垣損毀,宋代在廢墟之上補筑城墻設治平寨,明初,城西紅堵山山體滑坡,致深溝河水改道,沖刷城址?,F存遺址約33.6萬平方米,殘留城墻南北約800米,東西約560米。201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縣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133處,最近的遺址距大地灣遺址約12公里。據考證,在距今78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在成紀古城遺址周圍,發現有齊家、馬家窯、仰韶文化等文物殘件,已出土大量秦漢時期的板瓦、簡瓦、瓦當、鋪地磚、陶器碎片以及墓葬文物,如刻有“成紀容三升”銘文的漢代陶壺等。

  綿綿黃土地,積淀著古成紀燦爛的過去;湯湯葫蘆河,催生著新靜寧的輝煌未來。

  今天的靜寧,風景美如畫。碧玉般的懸鏡湖,從空中鳥瞰,宛若寶石,鑲嵌在靜寧大地上,為靜寧鄉村增添了生氣和活力。

  葫蘆河,古稱隴水,因河床狹窄多曲折,形似“葫蘆”而得名。河水貫穿靜寧全縣,養育了沿河幾十萬人。

  仙人峽,幽谷窄隘,眾壑縱橫,是鐘靈毓秀之圣地……

  靜寧還是中國蘋果之鄉,經過30多年的發展,果園總面積達百萬畝,是全國蘋果規?;耘嗟谝豢h、甘肅乃至西北蘋果產地集散中心。

  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孕育了品質絕佳的靜寧蘋果。靜寧蘋果色艷個大、質細多汁、口感出眾,被不少業內人稱贊為“最好吃的蘋果”。

  蘋果產業已成為靜寧經濟的龍頭,先后被國家林業總局、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蘋果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經濟林產業百強示范縣”。

  如今,無論是在澳大利亞、俄羅斯還是京津冀的大商超,個頭大、顏色紅、水分夠的“靜寧蘋果”,滿足著各地人們的味蕾,也帶給平涼老百姓紅火火的好日子。

  本期小隴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關注《小隴畫報》,了解更多甘肅美景、人文歷史、獨特民俗,咱們下期再見。

  本期小隴畫報 攝影 靳萬強 夏劍鋒 劉繼祖 張亞蓉 李志明 祁永凡 程兵虎 文字 屈杰文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分享到
亚洲 图片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