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說】隴上評論|聚焦“能致富” 持續拓寬增收渠道
原標題:【隴上評論】
聚焦“能致富” 持續拓寬增收渠道
萬吉彥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圍繞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部署,扎實推進甘肅農業強省建設,必須聚焦“能致富”,持續拓寬增收渠道,讓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當前,產業和就業是我省農民增收的主渠道,政策性收入貢獻較大,入股分紅、儲蓄投資帶來的收入有限。讓農民富起來、生活更幸福,需要各級各部門繼續加力,推動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持續增長,同時積極擴大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在發展中不斷提升農民收入水平。
現在,很多農民外出務工崗位不穩定,從事工種層次低,薪資水平上不去,在家務農產業參與度不高。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就業崗位少、渠道窄,而且技能培訓跟不上。各地要培育形成帶動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通過引進發展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支持鄉村就業工廠、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加快發展,帶動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要持續做好組織化勞務輸轉,加強同用工量大的省區市對接合作,更多采取“點對點、訂單式”的方式進行輸轉,提高就業質量和穩定性。要聚焦勞務輸轉和產業需求,加快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培養造就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民工,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鄉村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抓產業增收,關鍵是完善聯農帶農機制,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方式,讓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中,使產業增值收益更多惠及農民。要發揮好企業牽引作用,鼓勵農業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和吸納就業的形式帶動小農戶,真正讓農民和企業利益聯得實、可持續。要發揮好合作社紐帶作用,把廣大農民組織起來、把生產資料集中起來,切實增強合作社生產經營水平和服務帶動能力,讓小農戶和大市場實現有效對接。要發揮好黨委政府引領作用,在產業發展、企業引進、集體經濟培育、土地流轉等工作中,把農民權益放在首位,充分考慮農民的訴求和需要,讓農民真正得實惠、能增收、有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離不開政策扶持。低保、五保、醫保、養老、社會救助等政策,涉及面廣、惠農力度大,一定要依法依規、公正公平,嚴格執行好、落實好,真正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政策實惠。同時,要以促農發展、促農增收為落腳點,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加大穩崗拓崗、產業獎補、種糧補貼等方面資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以獎代補、以效定補、先建后補等創新方式,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并支持農戶以資金、土地、房屋、自有設備等資產入股經營主體,增加農戶財產凈收入。
甘肅要強,農業必須強;甘肅要富,農民必須富。千方百計拓寬增收渠道,讓農民群眾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必將開創甘肅“三農”工作新局面,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礎。
- 2023-01-18【兩會快評】將農特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 2023-01-17【隴上評論】聚焦“土特產”,持續壯大優勢產業
- 2023-01-17【兩會快評】牽住“牛鼻子” 賦能新發展
- 2023-01-16【甘快說】短視頻|本臺短評:為隴原父老鄉親的紅火日子履職盡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