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勞務品牌SHOW】“燕河建筑工” 技能化打造品牌輸轉 農民工變身產業工人
勞務輸轉,是甘肅農民增收的“鐵桿莊稼”,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各級人社部門積極作為,為務工8人員鋪路子、搭橋梁、教技能、送崗位,每年實現輸轉500萬人、獲取勞務收入1200億元以上。勤勞淳樸的隴原兒女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多才多藝、踏實敬業,形成了一批初具規模享譽國內外的農民工勞務品牌。目前,全省累計開展勞務品牌培訓60萬人次,形成有規模、有技能工種30多個。蘭州拉面師、隴原巧手、隴原妹、慶陽香包繡女、臨夏磚雕工、民樂憨小伙、靜寧果農等勞務品牌務工人員,活躍于祖國南北、拼搏在“一帶一路”,不僅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為建設家鄉注入了源頭活水,鄉村振興在他們手中展開美麗的畫卷。
今天來看第十一期
他們又有什么樣的故事,
一起來了解吧!

“燕河建筑工”
技能化打造品牌輸轉
農民工變身產業工人
隴南市康縣年均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7萬人,其中從事建筑業2.4萬人??h人社部門圍繞“農民工變身產業工人”的目標,將鋼筋工、砌筑工、架子工等工種技能化打造、品牌化輸轉,并于2015年2月以“燕河建筑工”為名進行了商標注冊,目前有1.3萬多人獲得了初級及以上建筑資格證書。

脫貧攻堅以來,依托央企中建集團的對口幫扶,康縣爭取到企業每年4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燕河建筑工”勞務品牌示范村建設,近三年已建成100個示范村,3家建筑勞務公司入駐中建集團,整體承包5億元標的,輸轉7000多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邊緣戶勞動力3000多人次)到中建集團就業務工,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為康縣繳納稅收2000多萬元。同時,康縣每年有組織輸轉10000人以上到上海、江蘇、新疆等地建筑企業。“燕河建筑工”在脫貧攻堅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真正做到將“輸血”變為“造血”。

2020年9月24日,CCTV-4中央國際頻道報道了5分40秒 “建筑勞務斷窮根”新聞專題報道,近三年在中央、省、市各類媒體、報刊報道康縣建筑勞務信息達20多期。“燕河建筑工”因淳樸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在所參與的各大重點工程建設中廣受好評并逐漸打開了品牌知名度。

目前中建集團和康縣已達成建筑勞務五年規劃(2021—2025),并將“燕河建筑工”列為主打的品牌建設,年均提供5億元整體勞務標的,實現年均輸轉8000人,創稅收4000萬元的目標。通過“示范村+勞務公司+勞務帶頭人+脫貧戶”的勞務輸轉模式,切實將“燕河建筑工”勞務品牌做大做強,打造康縣建筑勞務巨型航母。
相關新聞
- 2021-12-21【甘肅勞務品牌SHOW】“拉卜楞工匠” 傳承民族手藝 助力鄉村振興
- 2021-12-17【甘肅勞務品牌SHOW】“隴原巧手” 一塑一畫弘揚婦女精神 一剪一繡編織隴原文明
- 2021-12-10【甘肅勞務品牌SHOW】“莊浪梯田人” 外出務工梯田人 回歸莊浪創新業
- 2021-12-10【甘肅勞務品牌SHOW】“臨夏磚雕工” 河州文明承千年 磚雕技藝譽華夏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