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隴原 圖書推薦】《中國區域經濟學》:構建中國特色區域經濟學理論框架

《中國區域經濟學》
王振 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宏偉的社會主義實踐,必然面對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之問。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基礎上,凝練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上海社會科學院王振專家團隊撰寫的《中國區域經濟學》,從中國國情出發,著重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主干,探索構建中國特色區域經濟學理論框架。
內容簡介
區域經濟學理論誕生于19世紀初期,經過早期的區位論、中期的均衡與非均衡理論,再到新經濟地理學等發展階段,至今仍百家爭鳴、方興未艾。20世紀8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學開始探索與主流經濟學的融合發展模式,并成為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本書作者團隊從中國國情出發,不僅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變及空間布局進行系統梳理,而且著重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主干,分別梳理和研究其在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區域聯動、區域一體化中的表現特征、實現機制和政策體系。
本書不僅有前沿理論分析,更是問題導向,結合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的優勢,注重政策分析和實踐操作,以增強學生對區域經濟問題、戰略的理解?!秶?ldquo;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提出,“以中國傳統、中國實踐、中國問題作為學術話語建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標識性學術概念”,本書正是在任務帶學科、研究帶學科的教育范式下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簡介
王振,1963年生,1998年畢業于日本京都大學,獲博士學位?,F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任信息研究所所長、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區域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創新經濟、中小企業、人才發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高端智庫專項等國家重大課題,完成省部級、地方研究課題上百項。擔任《長江經濟帶藍皮書》《長三角經濟藍皮書》和《數字經濟藍皮書》主編,以及長江經濟網、絲路信息網負責人。
目錄
第一章 區域經濟學理論發展
第二章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演變
第三章 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及其空間治理
第四章 區域創新發展
第五章 區域協調發展
第六章 區域綠色發展
第七章 區域開放發展
第八章 區域共享發展
第九章 城市群發展
第十章 長江經濟帶發展
第十一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
第十二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第十三章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
第十四章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內文試讀-前言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百廢待興,到今天踏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圍繞著東中西三大板塊之間以及各個區域城鄉之間長期存在的差異性和發展差距,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經各個時代的重要抉擇和結構演變,從區域均衡發展到區域非均衡發展,再到區域協調發展,逐漸形成了極其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區域發展戰略體系。而且,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尤其是1978年以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為我國區域經濟學的理論發展提供了極其寶貴的中國實踐和中國實證,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區域經濟學的框架體系。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理論與經濟發展實踐結合最為緊密的應用性學科之一。我國區域經濟學理論發展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與改革開放實踐的緊密結合。我國區域經濟學理論緊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區域發展戰略重心的空間調整和優化,其中既有對外開放中對國外經濟學理論的廣泛引進和吸收,并被用于闡釋和總結經濟轉型發展、地方改革開放模式、區域梯度發展的實踐軌跡、成效和經驗,更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生產力布局、改革開放實踐相結合中形成的理論梳理和新的理論認識。1993年由陳棟生主編出版的《區域經濟學》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學科著作,該書內容上幾乎是我國具體問題的學術升華。
第二個特點是,多學科理論在區域經濟領域的廣泛應用和發展。經濟地理學、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新經濟地理學、空間經濟學、城市規劃學、公共管理學等學科的理論認知、分析工具和實證成果等,都被積極應用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戰略規劃研究與政策體系研究,形成了涉及面廣、學科綜合性強的區域經濟學教材體系框架。孫久文將區域經濟學的學科與教學體系分成三個部分:一是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包括要素稟賦問題、增長極問題、發展差距問題、區域貿易問題、梯度轉移問題等;二是區域經濟關系研究,包括區域內部的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區域之間的競爭關系與合作關系;三是區域經濟應用工具研究,包括區域規劃、區域政策等。
第三個特點是,決策服務應用性強,為國家的區域戰略決策、生產力布局、國土開發規劃及各地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政策等,提供理論支撐和資政方案。陸大道等在2003年出版的《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就是基于作者長期領銜承擔的我國國土開發與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課題研究。這部開創性的區域發展研究巨著,不僅展現了陸大道院士數十年的研究成果,而且匯集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國家智庫中一批權威專家學者的決策咨詢研究成果。

但我們也看到,中國區域經濟學還是一門年輕的發展中的學科。一方面,西方國家的區域經濟學也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學科體系和豐富的研究成果,而且他們的理論研究主要關注區位選擇、經濟集聚、城市問題、區域一體化、地方經濟中的多樣性與專業化、空間異質性等問題,而中國區域經濟學的研究重點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格局演變與區域差距、產業轉移、可持續發展、貧困地區開發、區域分工與合作、協調發展等問題,所以中國區域經濟學更加年輕,基本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大背景下才逐漸構建起符合我國實際的框架體系。另一方面,學術界對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如此生動的區域發展實踐和成就,缺乏系統的長周期的深刻觀察和實證研究,特別是缺乏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統領全局的指導性框架體系,因而理論研究成果與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理論需要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需要,存在較大的滯后。正因如此,教育部在2020年啟動中國經濟學教材的編撰推進工作。
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同志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區域經濟理論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特別是五大發展理念,為全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區域經濟學篇章提供了嶄新的框架體系和創新發展的理論指引。
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調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強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主體就是全國的各個地區。其中既有各個地區如何根據當地實際加快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的各類重要課題,還有地區內五大發展如何相互銜接、互為動力的各類重要課題,包括創新支撐綠色發展,開放促進創新發展,共享實現協調發展等,再有各個地區之間如何通過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推動同頻共振、緊密合作的各類重要課題。這一系列課題,正是中國區域經濟學需要研究、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如何從區域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如何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走向協調均衡,從而凝聚起整個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這理應成為中國區域經濟學理論發展的重要命題。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們提供了構建中國特色區域經濟學的五個重要枝節。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中國區域經濟學理論的創新發展,更要以區域經濟理論創新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理論指導與引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既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和引導,又要通過深化改革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這也為我們創新區域經濟理論指明了方向,就是要聚焦體制機制問題,針對我國至今仍然處于主導性的多層級“行政區經濟”“行政區權益”“行政區關系”,對照“五位一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總體部署,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圍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入研究體制機制“立”與“破”的方向、路徑和舉措。
因此,我們在構建這本中國區域經濟學教材體系時,不僅對區域經濟學理論發展、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變及空間布局進行系統梳理,而且著重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主干,分別梳理和研究其在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區域聯動、區域一體化中的表現特征、實現機制和政策體系。同時我們對重點區域,主要是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各個承載空間,梳理和研究它們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實踐和成效,并展望未來趨勢,包括長江經濟帶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來源 |書香上海)
—— THE END ——
來源:甘肅省新華書店微信公眾號
供稿:連鎖經營分公司
- 2022-11-10【甘版圖書】《山灣夢谷》:站在時代脈搏上的書寫
- 2022-11-10【甘版圖書】《絲路傳:一條路的世界文明史》
- 2022-11-10為有源頭活水來
- 2022-11-09《大地的詩意:山河游歷卷》:游歷是“最好的學?!?/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