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聆聽書香

構建新時代科技創新全景版圖

22-11-23 09:3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張蘭琴

  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是逐夢新征程上將要跨越的重要坐標。在新時代奮進的中國,用每一次勇闖科技“無人區”的出發,用從深海到深空——插在探索最前沿的每一面五星紅旗,錨定中國在人類科技征程上的堅實足印與高光坐標。

  探海 海平面下10909米!中國人的腳步踏進萬米深海,踏進地球海洋最深處。這不僅是人類探索前沿的挺進,也是中國載人深潛裝備從“蛟龍號”的集成研制到“奮斗者號”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的質的飛躍。

  入地 鉆地7018米!“地殼一號”萬米鉆機在全球首次鉆穿白堊紀陸相地層,我國深部探測在短短數年間從“跟跑”向“并跑”“領跑”邁進。伴著鉆機的回響,那古老地層一定也能聽到黃大年當年的豪邁誓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競速 時速350千米!“復興號”追風掣電,跑出中國發展加速度。它跨越的是京張鐵路見證的百年變遷;它奔向的是中國高鐵帶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通衢廣陌,是科技冬奧在世界五大洲點燃“一起向未來”的美好愿景。

  求精 184米超高高度風電吊裝!中國的“鋼鐵巨龍”精準完成全球最高風電吊裝,將“龐大”與“精微”完美結合。高懸在距地面170米空中的葉輪,用它與風的協奏,詮釋著制造強國躍動的雄渾交響。

  格物 22年的默默耕耘和艱苦跋涉!當南仁東率領團隊迎來“中國天眼”的一朝落成,他的樸素愿望是“希望未來有更多科學家用‘中國天眼’做出科研成果”。在基礎研究領域,每一個仰望星空的科學夢想,都要靠“把冷板凳坐熱”的決心和耐心來成就。2021年,“中國天眼”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成為全球共享的瞭望宇宙的巨目。

  聚力 渠通南北,壁立西江?;菁皵祪|人口的“南水北調”工程架起“人間天河”,“西電東送”工程點亮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東數西算”工程伴著全球最大互聯網建成的腳步啟動,中國用水利、電力、算力的協同與迭代演進,走出一條為發展賦能的創新之路。

  登極 南極、北極、青藏高原,“地球三極”的大門被中國科考隊叩啟。“亞洲水塔”的動態變化、南北極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這些“牽一隅而動全局”的科研成果,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跨越地球之巔、探索之巔,走向生態文明的攀登之梯。

  飛天 在距離地球數十萬千米的太空,“北斗”組網為世界導航,中國空間站成為國際空間科學合作的新平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問”探火、“羲和”逐日……中國人的腳步在浩渺宇宙漸行漸遠。星辰大海,征途漫漫,探索永無止境!

  從深海到深空,中國科技工作者用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鋪展著科技創新的版圖,拓展著人類探索的邊疆。堅持“四個面向”,中國的科技創新在廣度、深度、速度、精度上加速躍升,成為經濟發展、國家安全、民族復興的戰略支撐,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邁向新的更高臺階的蓬勃力量。

    《從深海到深空:科技征程的中國坐標》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組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年10月出版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分享到
亚洲 图片中文字幕